0

打造寶寶空間發展能力與安全居家環境

頁次: 1 2

寶寶長大了,開始翻身、坐、爬行、站立、學步,要如何引導寶寶進行這些空間探索呢?讓寶寶盡情發展的同時,也要留意居家空間的安全,以免讓稚嫩的寶寶受到傷害。

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攝影/詹建華  梳化/Jojo  演出/

動作發展代表大腦發育情況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生物生存要仰賴覓食,要能移動、找尋,運用各種感官並使之更敏銳,才能找到食物與躲避危險。人類發展成地球上最優勢的物種,所以我們的寶寶無需辛苦覓食,而且備受保護,雖然如此,人類依舊是循著生物成長的軌跡成長。

在寶寶2歲以前,寶寶智力的判準要看他的動作發展,動作發展代表大腦神經開始連結、發育,讓他在空間裡可以更獨立,尋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0~3個月:視覺與本體覺的發展

視覺

一出生起,寶寶首先要發展的是眼內小肌肉對眼球的控制,但現在孩子都在爸媽的保護下成長,自出生起就讓他躺在嬰兒床上,或是交給只照顧他生理需求的保母長時間托育,這樣會讓寶寶得自環境的刺激變少。

寶寶自出生後,要讓他多看東西,以視覺的發展來看,在寶寶滿月之前,因為他的視覺細胞對對比強烈的東西較有反應,因此建議讓他看黑白圖卡。滿月以後,可以在寶寶床頭放顏色鮮艷、或是有五官臉孔的旋轉吊飾,可以誘發他眼球追尋的動作,幫助他未來可專心看移動中的物品,看東西也會較為仔細。

會動的吊飾會誘發寶寶伸手去拿,訓練他手臂大肌肉的力量,而大肌肉力量有助於寶寶在翻身之後,雙手能夠撐住地面。

本體覺

張旭鎧治療師指出,大腦不是一出生就知道「我的手腳在哪裡」,需要透過神經系統傳遞,譬如要摸到東西,或是我們摸摸寶寶的手,這觸覺訊息傳遞到大腦,他會看自己的手,慢慢知道「這是我的手」,然後他會知道如何控制身體,而不用總是靠眼睛去看,這就是「本體覺」。

因此在寶寶3個月前,我們可透過抱他、按摩,刺激寶寶的手腳,幫助他的大腦認識全身。

張旭鎧治療師表示,臨床上他看見有些小朋友,走平地都會跌倒,這是因為他的本體覺較遲鈍,腳抬不高,總是要靠眼睛目測,因此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身體。若能從小訓練寶寶的本體覺,他的視覺就能騰出來去觀察其他事物,動作會更靈巧,也比較能閃避危險。

3~4個月:翻身

張旭鎧治療師指出,人類的翻身不是像一根木頭一樣滾來滾去,是有分段的,細部可分頭部、頸部、頭頸部、身體跟腳部動作,因此訓練寶寶翻身不要把他當木頭一樣滾過去,這樣他為了維持平衡無法學會翻身動作,可以先抬寶寶的手或腳去到另一邊,用分解動作引導,協助他改變自己身體的姿勢。

張旭鎧治療師提醒家長,翻身的動作注意要讓寶寶兩邊都練習到。但其實一般的孩子自己就會發展出翻身的動作,除非是比較胖的寶寶,因為重量的關係,較難自己翻過去。這時家長可以把薄的被子折起來,放在寶寶身體的側邊,讓他的身體可以抬高,製造助力訓練他翻身。

寶寶會翻身以後,就有可能會滾到床邊掉落。所以此時床邊要加圍欄保護,而且不宜留他一人睡在床上,因為寶寶有可能翻身後變成頭朝下的姿勢,這時他的脖子、手還沒有力氣可以撐起,就怕口鼻被蓋住發生窒息意外。

當寶寶會翻身以後,建議家長可拿著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放在他頭部上方,誘發他抬頭的姿勢,讓響聲持續3秒鐘以上,讓寶寶頭抬得更久些。

寶寶趴睡的時機

張旭鎧治療師表示,當家長跟寶寶玩時,他的頭可以抬高,而且能支撐3秒鍾以上,代表他遇到口鼻被蓋住時可以保護自己,才能夠讓他趴睡。

要注意寶寶的寢具及睡姿的選擇,要到寶寶能抬頭後,再使用枕頭與採趴睡姿,嬰兒床墊與枕頭也不宜過軟,避免發生窒息的意外。

7~8個月:坐

張旭鎧治療師指出,當寶寶會翻身以後,他手部的力量會愈來愈多,先是用手肘撐住身體,再用手掌撐。這時他的腳沒有足夠力量移動,身體卻會被撐住往後坐,如此就變成了坐姿,寶寶會坐了。

這時要注意他是否坐得平穩,周遭要擺上枕頭、保護墊保護他,以免他往後栽、往旁邊倒。這時家長也可以幫寶寶戴上布做的「安全帽」,防止他跌倒時撞到頭。

因為孩子剛開始會坐時還不穩,所以不建議這時拿玩具給他,若他伸出手來拿,可能重心不穩就跌倒了!要等孩子坐穩後,再讓他玩操作性的玩具。

如何幫助孩子坐得穩呢?張旭鎧治療師建議,家長可在寶寶坐的時候,在他眼前說話,或是拿有聲響的玩具,誘發他轉動頭部,這是很好的平衡訓練。

孩子會坐以後,會對他坐著的高度所能看到的物品感到好奇,手會亂摸亂拿,放進嘴裡。這時就要注意物品的擺放,例如不能放太小的物件在寶寶伸手可及之處,也要注意插座。市面上有插座的保護蓋可購買,張旭鎧治療師建議別使用顏色太鮮艷的保護蓋,以免引起寶寶的注意力與好奇心,以使用跟牆壁同樣顏色為佳。而且為避免寶寶把保護蓋摳出來,最好貼上膠帶保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