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公園 寶貝的最佳教室

頁次: 1 2 3

清潔避免病從口入

到公園時由於會有很多小孩,可先注意一起遊玩同伴的健康狀況,並於遊戲後作徹底的清潔。特別是於沙坑、草地上遊戲過後,就可先清潔寶貝的雙手,避免他們之後吃東西的時候讓病從口入。

誤食或傷口即時處理

好奇的孩子在探索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對環境不熟悉,而出現不可預期的意外,只要先了解事發原因並觀察孩子的狀況,通常不必太過緊張。黃立心醫師認為,在公園中顏色較鮮豔的植物如漂亮的花朵,較容易引起孩子接近或是食用,若發現他們已經將植物放入口中,應盡快幫助寶貝將誤食的東西拿出、並先漱口確認沒有殘留物,並可飲用少許牛奶淡化可能的毒素,觀察小孩之後的反應為何。如果小孩出現嘔吐、意識狀態改變或任何不舒服的現象,則應盡快帶著疑似被吞下的殘留物送往醫院作檢查。

如果發生跌倒的情況,則先觀察是否有任何傷口出現,並以生理食鹽水或是清水(開水)清除接觸地面皮膚上的泥沙,再使用優碘為傷口消毒、乾燥後再次讓生理食鹽水洗掉會色素沉澱的優碘,最後用防水透氣的OK蹦包紮觀察,待確認傷口乾淨並漸漸恢復,可再貼上人工皮。對於家長們對感染的疑慮,黃立心醫師表示只要孩子小時候接受過完整的疫苗接種,就具備10年的破傷風免疫,不必太過擔心。

簡單小遊戲,公園好好玩

其實,除了公園內的設施之外,廣大的空間也是爸比媽咪與孩子可以發揮創意遊戲的空間,只要掌握孩子的個性與喜好,相信簡單的活動也可以讓孩子花很久的時間投入。5歲以前的孩子,在公園內可專注於大肢體的探索,培養寶貝的感覺統合,包括於草地上滾動、玩球、走樓梯及專家們相當推薦的腳踏車,都是嬰幼兒於公園中遊戲的重點。此外,張旭鎧治療師也推薦爸比媽咪們鼓勵孩子們利用公園中的小東西如石頭、葉子等等發揮創意玩法,例如孩子拿起石頭說「狗狗」時,便可與他討論「為什麼這是狗狗?」,藉此了解孩子對於「狗」的概念為何。

 

1歲以前,草地上活動

1歲以前的孩子能做的肢體活動還不多,爸比媽咪可以帶著他們到草地上鋪餐墊、讓他們在上面活動曬太陽即可。如果孩子願意且確認安全性,便可輕輕推動他們在墊子及草地上側滾,或是讓他們自由爬行,張旭鎧治療師說明:「側滾的活動要先讓小孩覺得好玩及開心,接下來再慢慢與孩子培養身體的協調性、控制肢體讓身體翻滾。」如果小孩對待在餐墊上感到膩了,則可抱著他們在公園中散步,同時為他們指出周遭的各種動、植物等等認識環境;不過爸比媽咪可不要一教了就要考試,探索原本就是自然有趣的人生任務,熟悉了自然就會學會,大人可別太著急。

1歲以上,滾球走樓梯

到了可以自由走動的年齡之後,爸比媽咪可利用易取得的物品或是環境,陪伴孩子進一步使用肢體。「球」是許多專家推薦的好用物品之一(但要注意別選比孩子還要高的球),不管是推動或是用腳踢,玩球時都要用到很多身體的能力──如用眼睛聚焦確認距離、或用手腳瞄準後推/踢出──孩子將可因此增加身體協調能力,未來便可更自由運用肢體完成任務。「走樓梯」也是一項需要經過練習的技能,如果孩子嘗試,將可刺激其腿部肌肉及生長板,未來會長得更高更壯。

腳踏車,需要全身性的協調

過去曾紅極一時的腳踏車,是另一個非常適合孩子作肢體練習的好工具。由於騎乘腳踏車需要包括手、腳共同出力,同時間還要維持身體平衡,雖然學會並不容易,孩子卻能在練習當中,得到很多重要的感覺統合能力。張旭鎧治療師認為,孩子大約2歲之後,便可利用三輪車(有握把讓大人可推行的三輪車也很好)作一般腳踏車的前備練習:「玩三輪車時,小孩較不必先考慮平衡,但必須練習與平時不太相同的雙腳用力方式讓腳踏車前進,並適應腳踏車前進時的速度。」另一個似「另類學步車」的,是受到許多家長歡迎的「滑步車」,這款車較強調孩子主動平衡及轉彎的能力,也可作為孩子在公園中練習的好工具。

在公園玩既輕鬆又能陪伴孩子成長,準備好了就帶著寶貝一同下樓散步遊戲去吧!

  • 採訪整理/黃名瑄
  • 諮詢/百能腦科學研究中心首席教練 張旭鎧
    聖康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 黃立心
  • First Bike提供/錡德國際有限公司
  • 拍攝/楊浩明
  • Model/漂亮媽咪 高立文;可愛寶貝 劉忻彧

本文刊登於育兒生活 2014 4月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