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he power of play !0~5歲 益智遊戲

頁次: 1 2 3 4

 6~10個月
玩球遊戲
俗話說:「七坐八爬」,在這個階段當中,大多數的孩子已經會坐、會爬,很適合玩球類的玩具,爸比媽咪可以準備多樣材質不同的球類(孩子摸起來觸覺感受度不同),輕輕帶起孩子的小手,一起摸球、推球、滾球;此外,也可以跟孩子面對面坐著,請孩子把球滾到爸比媽咪這一邊,讓寶寶自己去判斷距離,使用上半身或手臂的肌肉去滾動球,這項遊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從過程中培養孩子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T1JAFIXexAXXaG6oZT_013359積木堆疊
8個月左右,爸比媽咪可以開始嘗試跟孩子玩最簡單的積木堆疊遊戲,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提醒,所謂的「玩積木」並不是不將積木全部散成一團放在孩子面前,認為孩子自己就會拿起來玩,最重要是爸比媽咪要陪著孩子「一起玩」,例如,爸比媽咪先在孩子面前疊起簡單的東西,邊疊邊說:「爸爸拿了一個紅色的先放在下面,然後我又拿了一個綠色的大三角放在紅色的上面,你看…」,自然地把顏色、形狀的概念融入讓孩子學習,當孩子看到爸比媽咪疊積木,也會跟著想要模仿,嘗試看看。

吊床遊戲
爸比媽咪可以拿一塊大浴巾當作吊床,讓寶寶躺在裡面,然後爸比和媽咪分別抓住浴巾的兩端,像搖籃一樣輕輕地搖晃,在搖晃的過程當中,即使不平衡,寶寶也會自己調整頭或身體的角度,這項遊戲可以啟動寶寶腦部自行保持平衡的能力。

10個月~1歲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認為,10~12個月的孩子,正處於喜歡破壞的階段,舉例來說,爸比媽咪疊好積木後,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就馬上伸出手把疊好的積木,全部都推倒;爸比媽咪無須為此過度擔憂或責備孩子,任何玩具或遊戲,在孩子推倒、破壞之後,再重疊起或重組起來,帶著跟孩子一起玩,最後再帶著孩子一起收拾即可。

躲貓貓遊戲

《腦育智力遊戲:150種親子遊戲》一書提到,可以先讓寶寶躲起來,例如,躲在沙發後面,再讓爸比媽咪去找,爸比媽咪要故意露出找不到的表情說:「奇怪,到底躲去哪裡了呢?」等寶寶露出臉來,爸比媽咪再說:「找到囉!原來你躲在這裡阿!」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可以自己決定露臉的時機點,培養寶寶的判斷力,以及自我表現的能力。

抓抓樂遊戲
先在箱子裡面放置各種大小不同的玩具,然後再誘導孩子用手指去抓取出裡面的玩具,這項遊戲可以讓孩子練習用手指去抓大小、形狀不同的玩具,促進孩子手指的靈活度;此外,也可以把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放進紙袋或有顏色的塑膠袋裡面,再讓寶寶猜猜袋子裡面有什麼東西,讓孩子用手盡情探索,也讓進一步運用想像能力。

SAM_4124孩子7個月,爸比媽咪可以自製小沙包!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指出,爸比媽咪可以自製小沙包(內裝綠豆顆粒),利用正反兩面不同顏色的布料縫製小沙包(例如,一面紅色,一面綠色),完成之後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利用沙包,操作抓、放、翻等的動作,此外,在遊戲的過程中,還能夠引導孩子認識不同的色彩。

1歲~2歲
圖卡遊戲
在這個階段中,孩子的認知能力大幅發展,吸收與學習能力都很強,爸咪媽咪帶著孩子出門時,可以自然地指著身邊經過的物件,告訴孩子物件的名稱。在這個階段當中,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可以認得出4~5種動物,例如,長頸鹿、大象…等,爸比媽咪可以自己製作圖卡,請孩子指認,例如,帶孩子去動物園遊玩時,用相機拍下各種孩子看到動物的照片,或是爸比媽咪直接將生活週遭常見的物體畫在一張張的小紙卡上,將照片、小紙卡混在一塊,請孩子依照聽到的名稱,挑選出圖卡,這項遊戲能夠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形狀對應遊戲
在這個階段當中可以多跟孩子玩有「因果關係」的遊戲,當孩子做出某一個動作,能立即得到的回饋,孩子就會覺得有趣,因而更積極地去思考、摸索出更多的方法與規則;此外,跟18個月~2歲的孩子玩形狀的對應遊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黃淑妮組長也提到,爸比媽咪可以利用顏色對應、形狀對應、動物對應的木製玩具,與孩子一起玩這類益智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與認知能力。

疊疊樂遊戲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說,爸比媽咪不一定要花錢購買昂貴的玩具,才能夠與孩子進行益智遊戲,也可以多多利用身邊既有的資源,例如,蒐集一些大口徑,不同大小或形狀的瓶罐,再利用各式瓶蓋與孩子一起玩疊金字塔的遊戲,孩子可以從這個遊戲中思考,如何做才能讓整體結構穩固。(例如,孩子會慢慢發現要把體積最大的放在下面才能夠使物件不易倒塌。)

《腦育智力遊戲:150種親子遊戲》一書中提到「瓶蓋」的另一種玩法,爸比媽咪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有蓋子的瓶子,把蓋子都擰好、蓋上,讓孩子利用手指與手心玩瓶蓋開開關關的遊戲,一開始記得不要把瓶蓋擰太緊,跟孩子說:「來玩打開瓶蓋的遊戲吧!」然後鼓勵孩子打開所有的瓶蓋,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完成的話,再把瓶蓋擰緊一點,讓孩子再挑戰,這個遊戲,可以發展孩子手與手指的靈活度。

數字遊戲
這個階段的孩子,孩子還不能夠了解每個數字背後的意義,黃淑妮組長認為,將遊戲融入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學習最能產生正面的影響,例如,帶著1歲多的還孩子上下樓梯時,就可以邊跨階梯邊數出來:「1、2、3….」,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觸到數字的概念。

1歲半可以開始玩拼圖,但目的並非教孩子把圖拼好!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說,孩子到了1歲半就可以開始玩拼圖,但是,最主要玩的是拼圖這個器材,並非在玩拼圖這個遊戲,這是什麼意思呢?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進一步說明,在這個年紀,爸比媽咪不應教導孩子如何把圖拼好(拼拼圖的技巧),而是利用拼圖來玩配對、協助孩子發展精細動作發展(拼圖放置技巧),甚至可以利用拼圖,訓練孩子大動作發展走路、跑步!例如,把其中一塊大形拼圖丟出去,請孩子幫忙拿取,孩子通常會很樂意協助爸比媽咪完成任務,很快就會跑過去將拼圖拿回來。

generic therapy picture2~3歲
辦家家酒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指出,推理的能力其實由「模仿能力」衍伸而來,爸比媽咪若能夠常常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有機會練習站在他人的立場、了解他人的心情與想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情緒智商。

此外,角色扮演的遊戲重點在於要盡量模仿扮演角色的說話聲音與態度相互來做回應唷!例如,爸比媽咪與可以先與孩子一起決定彼此的角分配,接著設計活動,包括買賣東西、整理家務、照顧娃娃等,倘若是爸比分配到扮演寶寶的角色,那麼說話的時候,就要盡量模仿寶寶說話的聲調與模樣。

摺紙遊戲
爸比媽咪可以先摺給孩子看,仔細示範每一個步驟,例如,一張色紙,先對摺成三角形,以及把四角形對摺兩次,變成更小的四角形,在這個階段當中,只要孩子感到有興趣,想試著摺看看就好,摺紙遊戲可以運用到手部或手指,對腦部是一種很好的刺激。

玩桌遊!
桌遊是一種互動性遊戲,不同的桌遊會刺激不同的反應,從手眼協調到交談技巧、察言觀色等。透過遊戲,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會越來越純熟。

3~4歲
讓孩子自己用剪刀做拼圖
3歲開始,孩子可以自己拿剪刀了,此時不再是爸比媽咪為孩子製作拼圖,而是可以跟孩子一起製作拼圖,或是引導孩子自己製作拼圖,例如,去動物原先用相機將孩子最喜愛的大象照起來,回家後將照片列印出來,然後讓孩子自己將圖像剪成一小塊一小塊,全部打亂之後,再請孩子開始動手將一小塊一小塊的圖拼回原來的相片。

設計汽車軌道
3歲半之後,孩子開始能和他人一起遊戲,進行合作,此時,爸比媽咪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拼出玩具小汽車的軌道,因為軌道有灣有直,孩子必須思考他的小汽車開到哪裡之後,必須轉彎才不會滑出去,培養孩子的觀察與判斷能力。

記憶遊戲
想要訓練孩子的記憶能力,不見得是要讓孩子背誦一大堆唐詩、三字經,也可以透過玩遊戲的方式,例如,在白紙上先畫出九公宮格,在每一個格子中畫上不同的水果,或填上不同的數字,先讓孩子看,等孩子看完後,再用九張小紙片將九個格子蓋住,再請孩子回憶,哪一格畫得是什麼,孩子猜對一格,就將那一格翻開,若孩子猜錯時,可以翻開再給孩子看一次,再繼續蓋上進行遊戲,直到孩子全數答對,當孩子猜完後,也可以請孩子來畫,爸比媽咪來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