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什麼帶寶寶去試推車時他很開心,回家後坐推車卻哇哇大哭?」張旭鎧老師表示,孩子生性是喜新厭舊的,在試推車的賣場有很多款示,孩子看到這麼多「新玩具」眼睛都亮了,當然表現得很興奮,但當選定了一台買回家,孩子就會覺得無趣,才開始進入要適應推車的磨合期。
建議家長,挑選推車的時,最重要的是舒適、便利和安全,是否適合孩子的身材,材質是否透氣讓寶寶覺得舒服,安全帶的綁法會不會太複雜等。家長的使用習慣也很重要,能不能放進自用車的車廂裡?若家裡沒有樓梯,就不適合買太重的推車,或是居家附近、常去的公園地面都不平坦,就需要穩一點的推車等,除了寶寶的舒適度,也需要以成年人的觀點來考慮。
至於孩子的喜好問題,可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或卡通角色裝飾在推車上,或是固定在上面讓寶寶玩,增加孩子對推車的好感和安全感;寶寶月齡較小時,可以將孩子慣用的被子放入推車,車上有熟悉的味道,也能幫助寶寶適應。
抽絲剝繭‧找出孩子不愛推車原因
如果已經做足了準備,但寶寶孩子上了推車就不開心,就要觀察寶寶在使用推車過程中,哪個步驟會特別不開心。張旭鎧老師舉例,有些寶寶特別不喜歡扣安全帶的步驟,家長可以把扣安全帶當成遊戲的一環,每次扣安全帶時可以做一些誇張的動作或音效,讓寶寶覺得有趣,也像是一種儀式,寶寶慢慢會知道「扣上這個就是要出門玩了」。
張旭鎧老師說:「曾經遇過一個媽咪,寶寶只要下午4點左右坐推車,都會哭鬧,我陪著家長出去一次後,發現寶寶躺在推車裡身體微彎,詢問媽咪之後,果然每次4點散完步後就要吃飯了,所以寶寶是有點餓,躺在推車裡身體被拉長更不舒服,所以才會哭鬧,解決方式就是散步前吃點東西,一切就解決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家長有時覺得寶寶不喜歡坐推車,但可能是那個時間或情境,或是上推車前做了什麼事情,是寶寶不喜歡的,不見得全都是推車的問題,這就有賴家長多點耐性,抽絲剝繭地找出來。
TIPS:其他媽咪這樣做
曼妏媽咪&子耘寶寶
一開始出門都是抱著寶寶,她可以自己走路後就嘗試坐推車,但寶寶都不賞臉,就先抱一段路,再讓她下來走一段,如果寶寶哭鬧不合作,我會在路邊摟著她,避免她亂跑危險,跟寶寶說:「那你自己哭哭(或生氣),媽媽要休息了。」讓她知道哭鬧也沒用。某次在路邊休息時,我跟寶寶說可以帶推車出門,因為媽媽抱不動了!隔天出門真的主動要求要坐推車,但還是坐一下就鬧,就再抱一段路、坐一段推車,慢慢延長寶寶坐推車的時間,到後來我帶寶寶出門,她都可以坐推車而不用抱了,前後大概花了3至4週的時間。
寶寶適應推車要慢慢來,讓她知道大人抱著久了會累需要休息,但也不要硬強迫孩子一定要坐在車上,會對推車有壞印象;以鼓勵的方式讓寶寶自己走路或坐推車,並在她不想坐的時候,抱起來安撫一下,就能成功!
食物、玩具和3C產品‧輪流使用
不管是汽座或推車,都需要一些物品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減輕被束縛的不適感,而張旭鎧老師提醒家長:「這些用來轉移注意力的東西,不管是食物、玩具或3C產品,都不能一直給同樣的,久了孩子會產生依賴,一就定位就要跟家長討,並非好現象。」因此,建議家長多準備一些可以吸引寶寶的道具,輪流給他是較好的方法。
安全第一‧安全帶一定要扣好
不管式推車或汽座,最重要的還是安全考量,不能因為寶寶討厭束縛感,就妥協而不扣上安全帶,應該是要找方法讓寶寶適應,只要能做注意力的轉移,或是讓寶寶覺得在推車或汽座上很有趣,他會願意因為這些好玩的事情,暫時忘記被束縛的不舒服,或是慢慢適應而願意配合。家長應該要有溫柔的堅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爸爸媽媽要儘量維持情緒的平穩,別因孩子的躁動而感到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