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順應發展‧快樂茁壯 嬰幼兒五感啟蒙教育

頁次: 1 2 3

 

出生~3個月

聽覺的發展,在孕媽咪懷孕4~5個月後,胎兒即可清楚的接收聲音訊息,一直到出生後,藉由空氣傳達的聲音與藉由羊水傳達的聲音差異,讓寶寶必須重新熟悉,也讓他對各種聲音充滿好奇,此時,建議爸爸媽媽能夠多跟寶寶說話,協助寶寶認識環境,研究也發現,在寶寶3個月前,對於周遭聲音的接收全然開放,且照顧者的音頻、語調也會影響寶寶的性情與神經發展,例如:若爸爸媽媽的聲音高亢而急躁,寶寶受到類似音頻的刺激,也會發展出類似的性情,但若3個月前接觸到的聲音常是低頻、和緩而輕柔的,則寶寶的性情較容易沉穩安定。

 

3個月~10個月

寶寶3個月後,會開始注意到聲音的來源,且不同的聲音也可能會對寶寶產生不同的安撫效果,例如:寶寶對出生前一直熟悉的音樂感到安心。6個月後,寶寶對於聲音來源的方位更為敏銳,開始會轉頭尋找聲音的出處;7個月開始,寶寶會逐漸辨認出聲音的主人是誰,一直到10個月後,寶寶逐漸想要模仿爸媽的聲音,雖然完全不準確,但卻是他玩聲音的開始,張旭鎧職能治療師提醒爸爸媽媽,因為發音需要練習,寶寶此時開始發現自己擁有可以發聲的構造、發現自己有方法可以與環境互動,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嫌棄寶寶牙牙學語太吵而阻止他,反而應該多多鼓勵寶寶的咿咿呀呀。

 

baby-editorial-106觸覺

以大毛巾包裹寶寶,並為寶寶按摩、洗澡時善用洗澡刷或讓寶寶感受不同材質的衣物,都是提供嬰幼兒良好觸覺刺激的方式;張旭鎧職能治療師觀察,有些家長因為擔心寶寶弄髒小手而阻止他觸摸探索,卻忽略此舉可能限制了寶寶應有的發展或造成日後成為觸覺敏感型寶寶的可能,建議爸媽可以隨時準備濕紙巾或小毛巾,在放心讓孩子盡情探索環境後,再將寶寶的小手擦乾淨即可。

 

解放小手‧幫助觸覺發展

嬌小的新生兒,抱在懷中,感覺是如此的纖細脆弱,許多家長擔心小手抓傷小臉,便會以新生兒手套將寶寶的小手包起來,張旭鎧職能治療師解釋,實際上,寶寶剛出生1~2個月時,手臂肌肉還不會用力,只會運用肩膀的力量在兩旁揮舞,因此不會傷及臉蛋,此時若能讓寶寶的手自由活動、揮舞,反而能讓他有更多機會觸摸不同質地的新事物,對寶寶的觸覺發展其實比較有幫助;而約略到3~4個月,寶寶開始懂得運用手臂前面肌肉時,雙手活動的範圍擴大,除了在身體兩側揮舞小拳頭外,也逐漸能夠移動到身體中線部位,並察覺自己的臉蛋,此時即使有可能刮傷自己的臉蛋,也會很快復原,但卻也因此能多了更多的機會學習碰觸自己、認識自己,此時,爸爸媽媽也能開始讓寶寶觸碰奶瓶,感受並學習如何抓握奶瓶、運用手部肌肉。

 

0~1歲

觸覺的發展在寶寶足月時,家長可以觀察到寶寶遇到刺激時會有反應,例如:抓他的腳,會有縮腳的反應;六個月後,隨著肌肉發展的成熟,寶寶的力量也許還不夠,但已經會有想主動接觸物品的動作出現,七個月大時,寶寶能夠敏銳的感受肢體被碰觸的地方,當爸媽以手觸碰他時,眼神已經能夠注視被觸摸的部位,並能夠感受自己喜不喜歡這個刺激,一直到12個月大,寶寶對於被觸碰能夠直接反應,例如:當頭被媽媽撫摸,他無需眼神確認,即可直接伸手碰觸媽媽摸頭的手。

 

 

嗅覺與味覺

餵食之前,讓寶寶聞一聞,各種不同的水果泥與混合食物(如:青椒餡的水餃)能讓寶寶認識各種食材的口味,爸爸媽媽也可以準備許多小盤子,放上不同的香料與味道粉末(如:糖、食鹽或肉桂粉)跟寶寶玩味道遊戲,刺激寶寶的味覺發展,此外,善用棉花沾上不同的香水或香氛精油放入小瓶子、讓寶寶聞聞每位家庭成員的衣服味道,或多多接近戶外的自然環境、聞聞花香泥土味,都能鼓勵寶寶體驗多元的嗅覺感受。

 

愉快用餐‧培養味蕾

嗅覺與味覺的應用,在寶寶4~6個月給予副食品時,能明顯的觀察出寶寶的喜好,初生嬰兒雖然也會有個別喜好,但對於各種氣味基本上都呈現開放的態度,因此,寶寶對於各種食物的味蕾,其實都能從小培養,比起食材的味道,建議爸爸媽媽要更重視餵寶寶吃飯時的氣氛,讓他覺得吃飯是愉快的,並讓他嘗試各種不同的食物,就算有不喜歡的食材,也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接受,可先鼓勵至少吃一口或以改變食材的形狀(如:泥狀改為液狀),讓寶寶慢慢熟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