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覺統合雖然是天生的 有沒有到位超重要

小希剛過兩歲生日,在專為他設計的生日宴會中,小希竟然將將生日蛋糕給撞倒了,雖然大家不以為意,但這卻引起了媽媽心中的擔憂。從小希開始學習走路,媽媽就發現他似乎走得不太平順,原本以為這是剛開始走路都會有的狀況,但是隨著成長卻沒有發現改善,甚至小希都能跑步了,依舊不是常常跌倒,就是常撞到桌椅,直到生日宴會的事件,讓爸爸媽媽決定深入了解小希的問題。經過提醒,發現這可能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感覺統合第一步,建立母嬰親情

什麼是感覺統合?就是我們身上的每個感覺器官將得到的訊息做處理,像是我們走在路上,「看到」車子越來越近,「聽到」車子引擎聲越來越大,然後我們會判斷車子可能會撞到自己,於是我們會向路邊閃躲,這個過程就需要感覺統合的協助!如果我們無法從車子靠近的過程判斷速度、無法從引擎聲音判斷車子還在加速,那麼我們就可能認為車子會在我們面前剎車停好,因此就不會閃躲,當然這就造成危險了!

有人會問,這樣的能力不是要經過學習嗎?那麼長大就會好啦~不用從小訓練感覺統合吧?事實上,感覺統合從出生就開始了!當媽媽抱著嬰兒餵母奶的時候,嬰兒感覺到媽媽抱他是如此的溫柔,因此「觸覺系統」告訴大腦這樣的感覺很舒服;寶寶跟媽媽對望,視覺的接觸讓寶寶感到安心;加上喝到溫暖母乳的感覺,同時讓孩子感到飽足感,因此嬰兒的大腦根據觸覺、視覺、味覺斷定這是個對他有利的情況,而媽媽就是那個提供安全、舒適環境的主角,因此寶寶開始愛上媽媽,這就是感覺統合的最初步!

發展的基礎,需要感覺統合

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統合會是甚麼情況?在夜市當中,您可曾想過,為什麼在人來人往中,大家卻不會撞在一起?如果沒有了感覺統合,我們將無法把我們與別人的距離及自己走路的速度做整理,因此我們就不會閃躲!想在小攤上吃點東西,雖然看到了椅子,但是無法把眼睛所看到自己與椅子的距離,跟自己姿勢改變的方式做協調,因此容易跌坐在地上!簡單的說,沒有感覺統合,就像爸爸開車要倒車入庫,如果沒有後照鏡、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等設備的協助,只靠爸爸不停地轉頭來判斷狀況一樣,不僅將車停好的時間會拉長,而發生碰撞的機會也會增加!

對於三歲前寶寶,想要發展的好,除了擁有完正健全的營養外,更要有良好的感覺統合能力。當寶寶大約在四個月的時候開始能夠翻身,這樣簡單的翻身動作,需要大腦能夠感覺身體的重量,才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力量帶動身體,而翻動的時候,則需要知道翻動的速度,才能及時剎車。那麼如果寶寶感覺統合不好,翻身會變成怎麼一回事呢?寶寶可能力量太小翻不過去,又或者翻過去來不及穩定身體而整個臉撞到地板!因此感覺統合不僅幫助孩子的發展,更有助於寶寶的安全。

爬行很重要,但到站起來為止

隨著寶寶長大,媽媽擔心的問題越來越多!有很多媽媽問「爬行真的很重要嗎?孩子什麼時候要會爬?如果孩子不會爬就會走路好不好?孩子爬一個月就起來走路了,這樣的發展對不對?」這裡,我們來做些觀念的澄清。

爬行能力,是我們一直以來對於兒童發展的觀察指標之一,然而「發展」這件事情並不像是生產線,非得完成第一步驟才能進行第二步驟,有些孩子沒有爬就開始站起來,這是因為他的腿部力量建立得比較快,很快地就有力量站起來,所以就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因此爸媽會覺得寶寶沒有爬、或者爬很少。媽媽又會問「聽說沒有爬的孩子將來容易變成過動或出問題,是真的嗎?」其實臨床研究發現,孩子並不是因為沒有爬而造成發展上的問題,反而是在孩子身上已經有某些未知的因素,而導致孩子爬行等發展都陸續出問題,但是家長也別因為孩子不爬就過度焦慮,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都不相同,即使大家熟知的「七坐八爬」,這也只是過去老人家的經驗累積,現在的孩子營養與過去的孩子不同,因此發展進程也會不一樣,臨床上認為,孩子如果到了十個月還不會爬行,而且也沒有站起來,那麼就需要仔細的評估與訓練了!而過動的產生其實跟有沒有爬行的相關性並不大,只是孩子在站起來走路後,大家發現孩子的活動量、活動範圍都增加了,所以覺得孩子變過動了,其實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

媽媽會認為,孩子在爬行的時候可以有速度的刺激、肌肉力量的訓練、手部的觸覺刺激、以及四肢承受重量的練習,因此過度鼓勵孩子爬行,甚至孩子已經站起來了,還刻意地把孩子抱到地上要求多爬,這樣的觀念與舉動,反而對孩子是不利的!

為什麼?首先來看感覺統合的部分,如果說爬行可以獲得速度的刺激,那麼當孩子會走、會跑,甚至會跳,這個時候所獲得的速度刺激將會比爬行更多,反而對孩子幫助更大!爬行的時候手部會接觸地面,因此可以獲得觸覺刺激,但是當孩子站了起來,他可以摸到的就不只是地面了,還有桌面、桌上的東西、大人的衣服褲子等等,其實得到的觸覺刺激更多啊!而承受重量這件事,想想看,爬行時手腳撐地,身體的重量平均分配的四肢,但是站起來之後重量就在兩隻腳上,哪一個承受的重量比較多呢?相信答案非常明顯!

因此,面對孩子發展爬行這件事情,爸媽除了鼓勵孩子以外,更要隨時注意孩子的發展里程碑,當他開始發展站立時,就不要刻意地要求孩子爬行了!媽媽會問,那孩子爬太少或不爬真的沒問題嗎?如果真的要說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會建議媽媽多給孩子練習手部的力量吧!因為孩子太快站起來,除了腳部力量足夠外,身體及頸部的力量也已經足夠讓身體直立,但是手部力量可能還建立不完全,這對孩子將來在操作或運筆寫字上會出現困難!因此,孩子如果太快發展出站立能力,那麼平時就多讓孩子玩玩黏土、搓搓麵團等需要手用力的遊戲吧!

感覺統合六歲前是黃金期

有人問,感覺統合在六歲前是黃金發展期,那麼六歲之後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呢?所謂的黃金發展期,指的是在這段期間內如果能夠盡力幫助孩子,那麼在黃金期後將會比較輕鬆!所以並不是過了黃金期爸媽就不用管孩子,又或者有人認為過了黃金期孩子就「沒救」了!我相信,不論在什麼時期,爸媽對孩子都是盡心盡力的照顧的!

那麼有哪些活動或遊戲可以幫助我們寶寶感覺統合發展呢?除了坊間很多書籍可以參考外,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爸媽的陪伴,在家中給孩子擁抱、跟寶寶說說話,周末假日爸爸開著車帶全家出門、陪媽媽去逛百貨公司,在美食街聞到各種不同香味,這些對於寶寶的感覺系統都是很有幫助的,而且這樣的活動又不會造成媽媽的壓力及負擔,孩子也會覺得快樂,在這樣的情緒中,感覺將會統合的更有效率!

感覺統合Q&A

Q1:我抱寶寶逛百貨公司,鞋櫃店員說寶寶是扁平足,要穿矯正鞋墊,是真的嗎?

A1:所謂的扁平足,就是腳的的弧線(足弓)不見了!這對於走路時會缺乏緩衝,反作用力會傷害腳部各關節,甚至引起脊椎側彎!但是爸媽不要擔心,因為足弓在三歲才會發展出來,鞋櫃店員能夠準確地告訴您寶寶是扁平足,這就是因為他知道這時期的寶寶還沒有發展足弓,但是卻可以造成您的擔憂!其實,當孩子會走路之後,多給他踩不同質地的地面,多一些需要走路的機會,足弓自然就會發展出來了!

Q2:寶寶雖然不吸奶嘴了,但是卻喜歡吸手指頭,這是缺乏安全感嗎?

A2:當寶寶喜歡吸吮手指頭,在心理學角度會認為是他缺乏安全感,但是為什麼缺乏安全感要吸手指頭呢?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吸吮手指頭可以刺激嘴唇及指尖這兩個觸覺最敏感的部位,讓大腦因為這樣的觸覺刺激而緩和神經快速傳導的壓力,進而穩定寶寶的情緒!因此吸吮手指頭除了要注意清潔問題外,我會建議爸媽多給孩子擁抱、緩和撫摸寶寶背部、跟孩子的小手握握手,這同樣可以幫助寶寶情緒穩定,減少吸吮手指頭的機率。

Q3:寶寶開始走路後,就好像不知道危險似地到處走動,我好擔心他亂拉電線、把桌上東西弄掉地上,我該怎麼辦?

A3:寶寶會開始探索環境是件好事,這表示寶寶開始注意到這個世界,不再只有自己的吃喝拉撒睡而已。但是家中環境畢竟是以大人的角度來設置的,所以有些地方容易造成寶寶的危險,像是電源插座、桌腳等,其實這些地方都有一些安全輔具可以幫媽媽的忙,但是媽媽依舊擔心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到處走動,感覺上好像靜不下來?其實這時期的孩子就是在動態活動中獲取知識與空間概念,如果擔心孩子在家中走動造成碰撞危險,那麼各地的親子館或是適合兒童的遊樂場所將會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在設計過的環境裡遊戲,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將會更有效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