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覺統合 不只是遊戲

頁次: 1 2

前一陣子網路上流行「一句話惹惱某某人」的活動,而在「一句話惹惱職能治療師」的頁面中,按讚數最多的莫過於「當職能治療師真好,跟小孩玩遊戲又能賺錢!」這句話對於兒童領域的職能治療師打擊很大,我也曾經接受別人當面跟我這樣講。

那一年為了診所的業績,開始拜訪附近的幼兒園所,希望能有機會到校辦理講座或是篩檢,一方面宣導早期療育的重要,一方面也幫診所多找些個案,而對園所,有了醫療的協助,不僅招生變得容易,連平時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也都有個專業可以協助。這種雙贏的做法,頗受各園所好評!

在一場感覺統合講座過後,園長興沖沖地跑了過來,「老師!你講得好好喔!你平常是在診所帶課喔!那可不可以邀請您一個禮拜來一天的早自習時間,帶我們的小朋友做做感覺統合活動呢?鐘點費不多啦!但是這樣你也可以找到有問題的小朋友,把他們帶到診所治療啊!」一聽到有額外收入,又可以幫診所拉業績,還可以跟院長邀功,當然就一口答應了!

記得第一次上課,使勁渾身解數帶著孩子,要刺激觸覺,帶著孩子在地墊上匍匐前進;要刺激本體覺,帶著孩子兩兩一組玩小牛推車;為了刺激前庭覺,帶著孩子排隊在地上翻觔斗。一個小時下來,孩子雖意猶未盡,但是我卻累癱了!心裡想「園長應該會讚賞今天我對孩子的貢獻吧!」

swfupload5166723dcf670  園長默默地走到身邊,遞了鐘點費給我,然後淡淡地說「老師,今天還不錯!我們會再安排時間,如果時間安排好,我們再麻煩你來上課。」當下我沒聽出弦外之音,拿著鐘點費,還興奮地告訴園長哪個孩子沒問題、哪個孩子要看醫生,「記得要通知那些孩子的家長帶來看院長門診喔!」園長又是冷淡地一聲「喔!」就把我送到門口。

就這樣等了幾個禮拜,不僅沒有得到上課的通知,也沒有接到這家園所的小朋友來看門診,這件事就這樣漸漸地被淡忘。直到幾個月後在一次幼教人員的教育訓練中,我以專家的身分受邀出席,又見到了那位園長,除了禮貌性的招呼外,過程ˋ中兩人也沒有任何交集。直到課程結束,園長帶著「靦腆」的笑容走了過來,「老師,可以耽誤您幾分鐘嗎?」心想也沒什麼事,就跟園長到一旁的便利商店座位上聊一聊。

「老師,我們後來沒有請你來上課」,「喔!對啊!這樣表示你們的小朋友都很棒啊!不會需要我!」這是「無可救藥樂觀」的我標準的回答。「其實不是啦!因為你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幾位園裡老師在一旁討論,你上的跟我們體適能老師上的差不多」,「喔!所以不必兩位老師?」我開始越聽越糊塗。

「就因為兩個人帶得差不多,而老師你帶的讓我們覺得就是普通的遊戲,小朋友在地上爬的歪七扭八的,你也沒糾正;翻筋斗翻歪的你也沒有要求姿勢要正確!所以老師們覺得『你很混!』因此我們就沒有再請你過來了!」

感覺統合訓練總會被拿來對跟其他類似的活動比較,像是體適能活動,著重姿勢的正確、動作的協調、體能的提升,而職能治療師帶孩子做這些活動時卻不注重。所以總被認為像是在玩遊戲一樣,甚至有些家長反應「你們都是在帶孩子玩遊戲,那我回去帶他玩就好啦!幹嘛帶他來診所?」感覺統合活動所在意的就是「感覺刺激與整合」,因此會藉由各種活動或遊戲來進行,過程中除了讓孩子獲得需要的感覺刺激外,更要能幫助大腦整合這些感覺訊息。這可是需要專業職能治療師經由醫學院訓練才能做到的,可不是隨便叫孩子跳一跳、滾一滾,就能稱為感覺統合的!

「老師,今天的教育訓練讓我想到那天你帶的活動,原來在地上匍匐前進,你在意的是孩子有沒有獲得觸覺刺激;當小狗爬,是為了要手腳關節獲得本體覺刺激;而翻筋斗,則是為了有前庭覺、有速度的刺激,」園長把我想解釋的說了出來。

「對!所以重點在於孩子有沒有獲得足夠的感覺訊息!更何況,如果在感覺統合的訓練中,刻意要求孩子要姿勢正確、遵守規則,這時候大腦會感受到壓力!即使感覺刺激有了,但是卻不見得會有『統合』!」我搶著繼續說明。

「原來如此!老師,真對不起,我們錯怪您了!」這就話突然讓我彆扭了起來。「沒關係啦!我比較擔心的是那些需要協助的孩子,但是我聽到有體適能老師上課,我相信這些孩子一定會進步的!」這件事就在園長道歉又道謝聲中結束,一周後,收到園長寄來的感謝狀,再一周後,開始有園裡的孩子來看門診。

從人類職能角色發展來看,人的一生不外乎三件事,「工作」、「休閒娛樂」、「自我照顧」,而兒童時期的孩子一天當中佔最大比例的就是「玩」了,因此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參與動機,並且大腦不會感到有壓力,因此對於各種感覺訊息能夠充分的接收、充分的整合。雖然有許多機構帶著孩子做許許多多的遊戲,同樣標榜著「感覺統合」,但事實上那可能只做到了「感覺」,至於有沒有做到「統合」,那就不得而知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