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該接受哪種治療?尊重醫師專業,抑或是依個人需求決定?

有時候,生命中的小插曲就像一扇突然打開的窗,讓我們得以窺見另一片廣闊的天空。這是半年前發生的事情,當時在診所的候診區,一位媽媽攔下了我,展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對話,也讓我對「 職能治療 」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悟。

那天,候診區的氣氛和往常一樣安靜,但在角落裡,這位媽媽神情複雜地向我走來。她的臉上有掩不住的焦慮和些許的憤怒。她說自己之前因為孩子語言發展的問題,在網路上找到我,於是我建議他們來診所,讓醫師進行專業評估,並安排治療計畫。同時,我也承諾會注意孩子的進展。

「孩子目前狀況還好嗎?」我輕聲問,試圖了解她的心情。

她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來這邊根本沒有進步!」語氣裡透著失望,甚至帶著一絲指責。

從疑惑到懷疑:家長心中的糾結

「怎麼了?」我耐心地追問。

媽媽嘆了一口氣,語速略顯急促地說:「阿鎧老師,我聽你的話,帶孩子來治療快四個月了!可是並沒有進步啊!」原來,她的孩子因語言發展遲緩就診,診所的醫師安排了語言治療和職能治療,但媽媽對治療過程產生了疑惑。

「我家寶貝是因為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老師您說可能有構音異常,但這需要語言治療師評估與治療,所以我們就帶來診所!但是醫生看了以後,就安排語言治療跟職能治療。我們一開始有乖乖配合,但是職能治療師就是在帶孩子玩,又沒有直接訓練孩子講話,所以我們想說就『順便』做職能治療,但是越來越覺得沒有幫助,所以就暫停,只保留語言治療,但也沒發現進步啊!」

她的語氣中夾雜著不解與無奈,我可以感受到她對孩子的期望,也理解她心中對於治療效果的急切需求。

拆解疑惑:職能治療的真正意義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語言問題時,會首先想到語言治療師的協助,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醫師同時安排了職能治療,卻常常引來家長的疑惑,甚至有些人懷疑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治療或健保資源的浪費。但事實上,這是對職能治療的誤解,也是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僅僅涉及發音與語言理解,還深受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甚至是注意力與記憶力等多方面的影響。語言治療專注於語言能力的提升,但如果缺乏良好的「地基」,改善的速度可能會較為緩慢。職能治療,恰恰是幫助建立這些基礎的關鍵。

「媽媽,您看到的可能是職能治療師在和孩子玩,但事實上,這些遊戲背後包含了許多深層次的目標。例如,透過特定的活動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幫助調節肌肉張力和控制能力,還有提升注意力的策略。這些能力的提升,其實對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我耐心地向她解釋。

建立信任:治療師與家長的合作關係

媽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與不安。我接著說:「其實,孩子的每一項治療都有其意義。職能治療可能看似與語言無關,但它是在為孩子的語言發展鋪路。治療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更多耐心,也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

我建議媽媽重新安排職能治療,並多與治療師討論,了解每一個治療活動的意義,甚至學習一些技巧,將治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親子共遊,不僅能強化治療效果,也能促進親子關係。

她靜靜地聽著,似乎開始有所領悟,點了點頭,答應會與治療師溝通,也會重新安排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

時光流轉:意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幾天前,我再次遇見這位媽媽。這一次,她的臉上少了憤怒,多了一分感激與釋然。她告訴我:「老師,我後來仔細想想,醫生的安排其實是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著想,實在不應該以自己的認為而更動醫師的處方。重新開始安排職能治療後,我也學到了很多在家裡可以做的遊戲,孩子的專注力似乎比以前好了,說話的表達也比之前清楚一些了。」

聽到這些話,我不禁為她感到高興。這不僅是因為孩子的進步,更是因為她終於明白了「職能治療」的重要性,也重新建立了對治療過程的信任。

職能治療 :不只是「玩」,更是全面發展的關鍵

許多家長常會忽略孩子發展中的細微之處,例如專注力、肌肉控制、感覺統合等能力,認為這些與語言、學習、行為等核心能力無關。但事實上,這些「細微之處」才是支撐孩子全面發展的基石。

職能治療並不僅僅是帶孩子玩,而是透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讓孩子的感官系統、神經系統和運動能力得到有效的刺激與調整。例如,在簡單的積木遊戲中,職能治療師可能是透過手眼協調的訓練來強化孩子的專注力與精細動作;而在平衡板上的遊戲,則可能是為了提升孩子的核心肌群力量與姿勢控制。這些看似無關語言的活動,卻在默默地為孩子的語言能力鋪設基礎。

語言的流暢表達需要口腔肌肉的靈活運動,而這與孩子的全身肌肉張力和控制息息相關。想像一下,一個走路都不穩的孩子,如何能輕鬆控制舌頭和嘴唇的運動?因此,職能治療並非可有可無,而是語言治療不可或缺的夥伴。

家長角色:用愛與理解支持孩子的成長

在這段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在孩子治療過程中的角色至關重要。治療並非僅僅是治療師的責任,家長的參與與支持更是孩子進步的關鍵。

當家長能夠理解治療的意圖,並積極配合時,治療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例如,職能治療師教會家長的遊戲技巧,可以在家庭環境中延續治療效果,同時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這樣的合作模式,讓治療不再只是診所裡的事情,而是融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

愛與專業交織的療癒旅程

這次的經歷,不僅讓我深刻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愛與期待,也更理解了職能治療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角色。它就像是一塊隱形的拼圖,默默地補足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空隙。

生命中的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愛與專業相互交織,成為了孩子茁壯成長的力量。願每一位家長都能帶著愛與信任,與專業人士攜手,陪伴孩子一起走過這條充滿希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