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這次 考試成績 不盡如人意,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次段考剛剛結束,最近我收到不少家長對孩子 考試成績 的抱怨聲:「孩子不是不懂,只是太粗心了!不是多寫一點就是漏了一撇;要找出錯誤,他偏偏選到正確的地方;該打勾的打成了圈!」聽到這些,我感到家長們的無奈與焦慮。粗心是否等同於不專注呢?實際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孩子有時可能因為太過專注於題目本身,反而無法靈活應對,重複過去的習慣性思維,將對的地方打錯記號。或許,讓他們稍微「分心」一點,能發現大標題已經不同。

我們也要問問自己,考試的目的究竟是測試孩子的能力還是純粹的細心度?是評估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測試他們在考場上的細節注意力?每個人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不同,我們作為家長和教育者需要深思。

考試成績

在反思過程中,我回憶起每個學期的第一次段考時,我會選擇「放生」孩子,讓他自己全權負責準備。我並不會過多介入複習過程,而是靜靜觀察他的應對方式。當然, 考試成績 往往不如理想,這是我們的「契機」——一個真正與孩子坐下來探討並找出問題的機會。我們會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討論如何改進,尋找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孩子漸漸養成良好的讀書態度,雖然成績不是頂尖,但足夠穩定,也不再讓我們操心。

至於其他情況,當孩子因為考題的變化未能察覺而失誤,我們可以提醒他們注意不同題型的變化;如果是因為答錯格子或明明算對卻寫錯,那可能是考試壓力或時間緊迫所致,並非真正的注意力問題。這需要我們進一步觀察孩子平時的表現,確認是否存在類似的分心現象或壓力表現。

不管原因如何,我建議用輕鬆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比如一起玩專注力遊戲書,並在旁邊設置小「干擾」或限定時間,讓他們練習在壓力下完成任務。這樣的訓練可能不是立即見效,但能逐步提升孩子的耐壓和專注能力。更重要的是,每次成績出爐時,與其急於指出錯誤,不如和孩子一起討論背後的原因,讓他們主動找到改進的方法。這樣,他們的大腦會更好地記住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

因此,我堅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每次的「放生」讓孩子有機會犯錯,而這些錯誤正是促使他們進步的契機。與其急於控制,不如適時放手,給孩子學習的空間和自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成長,不僅僅是成績的提升,更是面對挑戰的態度和能力的養成。